top of page
紓壓.正念.生命哲學
首先
關於覺身心
什麼是瑜珈療法?
瑜珈療法 vs 瑜珈課
領行者 · 齊也
課程介紹
瑜珈療法
肌筋膜放鬆技巧
慢性疼痛自理
旅行出走
瑜珈山林心旅行
一個人的遠行
Podcast
了解更多
齊也部落格
學員回饋
社群連結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All Posts
瑜珈學習
關於平靜
正念哲學
課程介紹
學生分享
共學活動
齊生活廚房
共食料理
搜尋
齊也
2021年3月20日
讀畢需時 4 分鐘
終將衰敗的平靜
「保持身體健康」這個幾個字,本身就帶著衝突矛盾,不是嗎?我們的生理系統發展成熟之後,緊接著就是邁向退化的過程,大部分的人在25歲之後身體就開始走下坡,只是每個人的速度與節奏不同。生理自然的定律就是衰敗、寂滅,這不是透過任何努力可以扭轉的規則,更無關什麼悲觀主義。
齊也
2019年9月1日
讀畢需時 3 分鐘
迎接轉化的平靜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好好的,於是繼續耽溺在世俗或自以為是的追求裡,但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內在需求:那對生命豐盈的渴求、對健康平靜的想望、如實接納身體的衰退老化、克服對死亡的終極恐懼...等,這些面對生命的內在需求,始終悄悄潛藏在我們的身體裡。
齊也
2019年4月4日
讀畢需時 4 分鐘
投入關係的平靜
《談關係與自我探索》 活著,就是在一連串的關係之中存在。我們在關係之中感受到快樂,卻也時常為關係所苦,這些快樂與痛苦的片段拼湊出所謂的生活。 當我們在受苦的時候,把自己從關係中抽離看起來似乎是終極的解決之道。我們以為只要沒有了這些折磨我們的關係,我們就可以徹底擺脫這些...
齊也
2018年11月20日
讀畢需時 5 分鐘
放下結果的平靜
有些人也許經驗過更嚴重的傷而留下了後遺症:永遠伸不直的關節、角度歪斜的骨架或四肢......帶著這些大大小小的傷活著,並感受著。傷,是每一個個體的獨特經驗;而面對傷的態度,也呈現著每個人的主觀。你是否曾留意過自己是如何面對這些身體的傷呢?
齊也
2018年6月29日
讀畢需時 3 分鐘
痛得很平靜
身體藉由產生不適來提醒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然後引發改變。因此慢性疾病本身不是問題,造成慢性病的根源才是問題。需要改變的並不是身體,而是我們對待身體的態度跟方式。
齊也
2018年1月12日
讀畢需時 4 分鐘
看見內在原有的平靜
平靜,是無法追求的,因為你其實不需要去追求你已經擁有的東西,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看見它的存在,去感受到它在我們的內在之中,去發現原來它就在那裡。